|
中文学名 |
铜锤玉带草 |
拉丁学名 |
Pratia nummularia A. Brown et Aschers. |
科中文名 |
桔梗科 |
科拉丁名 |
Campanulaceae. |
属中文名 |
铜锤玉带草属 |
俗名别名 |
地钮子、地茄子、地浮萍 |
药材名 |
铜锤玉带草 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匍匐草本,茎纤细,长30-50厘米,略呈四棱形,绿紫色,有细柔毛,节处生不定根。叶互生,圆形至心状卵圆形,长1-1.5厘米,宽1-1.2厘米,先端钝,基部心形,常稍偏斜,边缘具钝锯齿,下面淡绿或带紫色,有疏毛。夏季开淡紫色小花,单生叶腋。花梗长1-2厘米,基部膨大;花萼基部合生,壶状,萼齿5裂,裂片窄长披针形,边缘有肉刺;花冠为二唇形;雄蕊5个,着生于花冠管上;子房下位,2室,柱头2裂,浆果长椭圆形,径约1厘米,熟时红色。 |
生境 |
生于山坡、路边、林下或灌木丛阴湿处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我国南部至西南各省区。 |
功能 |
祛风利湿,活血散瘀。 |
主治 |
风湿疼痛,月经不调,白带,遗精;外用治跌打损伤,创伤出血。
|
药用部位 |
全草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叶、果实
|
|
叶、果实
|
|
拍摄部位:花
|
|
拍摄部位:花
|
|
拍摄部位:果
|
|
拍摄部位:花、果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