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短穗兔耳草 |
拉丁学名 |
Lagotis brachystachys Maxim. |
科中文名 |
玄参科 |
科拉丁名 |
Scrophulariaceae |
属中文名 |
兔耳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药材名 |
短穗兔耳草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矮小草本,全体无毛,通常有匍匐走茎。根状茎短,外面为残留的老叶柄所形成的鞘包裹,象棕榈的茎一样。叶基生;叶柄长1—3(5)厘米,下部宽而有翅;叶片宽条形至披针形,长2一7厘米,两头渐尖。花葶数支,纤细,倾卧或直立,高度不超过叶;穗状花序长仅1厘米,花密集;花萼佛焰苞状,顶端开裂至1/3处;花冠白色,长约5毫米,上唇全缘,卵状矩圆形,下唇2裂。蒴果红色,卵圆形,顶端大而微凹,光滑无毛。花果期5—8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3200—4500米的高山草原、河滩、湖边砂质草地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甘肃、青海、西藏、四川西北部。 |
功能 |
清热止咳,平肝息风。 |
主治 |
高血压、肺病、肺炎等症。 |
药用部位 |
全草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