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旱田草 |
拉丁学名 |
Lindernia ruellioides (Colsm.) Pennell |
科中文名 |
玄参科 |
科拉丁名 |
Scrophulariaceae |
属中文名 |
母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药材名 |
旱田草 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,全体近于无毛。茎四方形,主茎直立,高10一15厘米,基部具匍匐茎,节间长,节上生根。叶对生,有短柄;叶片矩圆形,长2—4厘米,边缘密生整齐而急尖的细锯齿。总状花序顶生;苞片钻形;花梗短;花萼在花期长约6毫米,果期达10毫米,裂片几乎完全分生;花冠紫红色,长10一14毫米,上唇直立,下唇开展,3裂。蒴果披针状,渐尖,长达2厘米;种子椭圆形,褐色。花期6—9月,果期7—11月。 |
生境 |
生于草地、平原、山谷及林下。
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台湾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、湖北;印度至印度尼西亚,菲律宾也有。 |
功能 |
理气活血,消肿止痛 |
主治 |
闭经,痛经,胃痛,乳腺炎,颈淋巴结结核;外用治跌打损伤,痈肿疼痛,蛇咬伤,狂犬咬伤。
|
药用部位 |
全草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