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长托菝葜 |
拉丁学名 |
Smilax ferox Wall.ex Kunth |
科中文名 |
百合科 |
科拉丁名 |
Li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菝葜属 |
俗名别名 |
刺萆薢、大花菝葜 |
药材名 |
刺萆薢 |
形态特征 |
攀援灌木;茎长3-5米,有时更长,散生粗壮的皮刺;叶薄革质至厚革质,狭卵形,卵形,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,有时为卵状披针形或矩圆形,长3-17厘米,宽1.5-10.5厘米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圆形,有时为楔形,上面绿色至深绿色,下面灰绿色至粉白色,干后下面常为暗灰色;1/2-3/4的叶柄具叶鞘,卷须发育极缓慢,仅在部分老叶上可见卷须,脱落点位于叶鞘上端;位于枝条最下面的两片叶疏离,不呈对生状靠近;伞形花序具数朵至10余朵花,从幼枝基部的叶腋发生,通常每幼枝仅在最下部的一片叶的叶腋具花序;花序托有时伸长,因此花序呈总状,果期尤为明显,具果期宿存的三角形小苞片;花序梗基部无先出叶,有时因着生花序的幼枝未发育,则其下部具关节,在关节上具退化为鳞片状的叶和枝芽,基部亦具先出叶;花绿色,淡绿色或黄绿色;雄花的外轮花被片卵状椭圆形至卵形,内轮花被片狭卵形至卵状披针形;雌花的外轮花被片卵状矩圆形,内轮花被片卵形;退化雄蕊3-6枚,柱头3深裂;浆果扁球状,球状或卵球状,直径8-15毫米,成熟时红色至朱红色,干后果皮有光泽,在标本上常破裂;花期3-5月,果期10-12月 |
生境 |
生于海拔550—3400米处的林下,灌丛中,沟边或荒坡草地上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、广西和广东,在越南、缅甸、印度、不丹、锡金和尼泊尔亦有分布 |
功能 |
祛风利湿,解毒。 |
主治 |
风湿筋骨疼痛,小便浑浊,臁疮,皮肤过敏,湿疹。 |
药用部位 |
根状茎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