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岩白菜 |
拉丁学名 |
Bergenia purpurascens (Hook. f. et Thoms.) Engl. |
科中文名 |
虎耳草科 |
科拉丁名 |
Saxifragaceae. |
属中文名 |
岩白菜属 |
俗名别名 |
矮白菜、岩壁菜 |
药材名 |
岩白菜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常绿草本,根茎粗而长,紫红色,节间短;叶基生,肉质而厚,倒卵形或长椭圆形,上面红绿色有光泽,下面淡绿色;叶柄基部扩大呈鞘状;花茎带红色,蝎尾状聚伞花序,花梗有褐色绵毛;花萼钟状,先端5裂,裂片长椭圆形;花瓣白色,卵形;柱头头状2浅裂;蒴果,种子多数;花果期5-10月。 |
生境 |
多生于高山阴湿石缝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云南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 |
功能 |
收敛止泻、止血止咳、舒筋活络、调经。 |
主治 |
治疗腹泻、痢疾、食欲不振、内外伤出血、肺结核咳嗽、气管炎咳嗽、风湿疼痛、跌扑损伤、咳血、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肠炎、功能性子宫出血、白带、月经不调;外用治黄水疮。 |
药用部位 |
根茎或全草 |
繁殖方式 |
分株繁殖 |
栽培要点 |
喜阴湿环境,不耐严寒,宜选腐植质壤土及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。 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花期植株
图片由阿坝州兰花及珍稀野生花卉科研所提供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