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葎草 |
拉丁学名 |
Humulus scandens (Lour.) Merr. |
科中文名 |
桑科 |
科拉丁名 |
Moraceae |
属中文名 |
葎草属 |
俗名别名 |
假苦瓜、苦瓜藤、锯锯藤 |
药材名 |
葎草 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草本,长3—5米,有倒钩刺。叶对生,掌状5深裂,稀有3—7裂,基部心形,表面粗糙,疏生刚毛及白色腺点,背面沿脉及边缘有刚毛,余则具柔毛,裂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花序腋生;雄花成圆锥状花序,有多数淡绿色小花;雌花10余朵集成短穗,腋生,每两雌花有一卵状披针形苞片,无花被,花柱2。瘦果扁球形,直径约3毫米,被黄褐色腺点。花期7—8月,果期9—10月。 |
生境 |
多生于海拔400—1500米荒坡、沟边或住宅附近。 |
地理分布 |
四川各地均有分布。全国除新疆和青海外,各省区均有分布。朝鲜、日本也有。 |
功能 |
清热、利尿、消瘀、解毒 |
主治 |
淋病、小便不利、疟疾、腹泻、痢疾、肺结核、肺脓疡、肺炎、癞疮、痔疮、痈毒、瘰疬。 |
药用部位 |
全草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