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 |
凤尾草 |
拉丁学名 |
Pteris multifida Poir. |
科中文名 |
凤尾蕨科 |
科拉丁名 |
Pteridaceae |
属中文名 |
凤尾蕨属 |
俗名别名 |
井栏边草、小凤尾草、金鸡尾、双凤尾 |
药材名 |
凤尾草 |
形态特征 |
植株高20一30厘米。根茎短,直立或斜生,密被线形棕色鳞片。叶二型,簇生。不
育叶柄长4—6厘米,禾秆色,基部带棕色,光滑;叶片椭圆形,基部圆形至心形,先端尾状,奇数一回羽状,侧生羽片l一4对,对生,线形,边缘有前倾的小尖齿,下部的二或三叉状深裂,有时二回分叉;顶生羽片与侧生者同形而较长,叶脉羽状。能育叶较大,柄长10一22厘米;叶片卵形成椭圆形,奇数—回羽状,侧生羽片2—4对,线形,仅在不育部分有小尖。孢子囊群线形,生在羽片边缘的边
脉上;囊群盖线形,全缘,膜质,灰白色。
|
生境 |
生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中性紫色土或石灰岩缝内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天全、雅安、峨眉山、乐山、峨边、青神、仁寿、彭县、江油、三台、广元、绵
阳、青川、剑阁、平昌、巴中、南江、宣汉、万源、达县、邻水、城口、开县、长宁、
江安等地;分布我国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
湖北、陕西、河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;越南、菲律宾、日本也有分市。
|
功能 |
清热利湿,解毒止风,凉血止血,并有—定的利尿作用。
|
主治 |
痢疾、肠炎、黄疸型肝炎、咳血、便血、尿血、白带、淋浊、崩漏、痈肿疮毒等。 |
药用部位 |
全草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拍摄部位:叶
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提供 |
|
植株
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提供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