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芦荟 |
拉丁学名 |
Aloë vera L. var. chinensis Berg. |
科中文名 |
百合科 |
科拉丁名 |
Li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芦荟属 |
俗名别名 |
斑叶芦荟 |
药材名 |
芦荟 |
形态特征 |
茎较短;叶近簇生或稍二裂,肥厚多汁,粉绿色,两面均被白色椭圆形花纹,呈斑点状,条状披针形,长15-35厘米,基部宽4-5厘米,厚约1.5厘米,顶端有几枚小齿,边缘疏生刺状小齿;花葶高60-90厘米;总状花序顶生;苞片披针形,先端锐尖;花伏垂,稀疏排列,浅黄色,具红斑;花被片两轮,外轮合生至中部或1/3,内轮花被片分离,条状矩圆形,各具3纵脉,先端稍外弯;雄蕊与花被片近等长或稍长,花丝丝状,花药矩圆状;花柱细长,明显伸出花被外,柱头小 |
生境 |
栽培 |
地理分布 |
我国南部及广东各地多有栽培,在印度亦有分布 |
功能 |
根有凉血化瘀、拔毒止痒的功效;叶汁浸膏、泻下剂和苦味健胃剂 |
主治 |
根可治小儿疳积、尿路感染;花叶可治咳嗽、咳血、吐血; |
药用部位 |
根;叶汁;花;叶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栽培植株形态
摄影者:李世丽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