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山茛菪 |
拉丁学名 |
Anisodus tanguticus(Maxim.)Pascher |
科中文名 |
茄科 |
科拉丁名 |
Solanceae |
属中文名 |
山莨菪属 |
俗名别名 |
唐古特莨菪 |
药材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0.3-1米,茎无毛或被微柔毛,根粗大,肉质。叶纸质或近坚纸质,长椭圆形、矩圆形至狭矩圆状卵形,长7-16.5厘米,宽2.5-8厘米,先端急尖或渐裂,全缘或具少数不规则的三角形粗齿,无毛或具稀疏短柔毛。花萼阔钟状,坚纸质,不等5浅裂,裂片宽三角形,有纵肋,花冠钟状或漏斗状钟形,紫或暗紫色,裂片半圆形,花盘环状,淡黄色。蒴果近球形,内藏于宿萼内,周裂,直径2厘米,果萼厚革质,纵肋与网脉皆明显隆起,果梗粗壮直立。种子圆肾状,有小疣状凸起。花期5-6月;果期7-8月。 |
生境 |
生长在海拔2400—4500米的山坡、草甸、河边或林下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马尔康、若尔盖、红原、茂汶、康定、雅江、乾宁、甘孜、新龙、理塘、巴塘、稻城、乡城、得荣、本里、德格等县。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、甘肃、青海也有分布 |
功能 |
镇静止痛 |
主治 |
民间用来治胃痛、胆绞痛及急慢性肠胃炎等。 |
药用部位 |
根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