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 |
胡黄连 |
拉丁学名 |
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 |
科中文名 |
玄参科 |
科拉丁名 |
Scrophuhrhceae. |
属中文名 |
胡黄连属 |
俗名别名 |
|
药材名 |
胡黄连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矮小草本。根状茎粗壮,长达20厘米。叶全部基生,莲座状,匙形至卵形,长3一6厘米,宽1.5—2.5厘米,顶端圆形,基部渐狭成短柄,边缘具锯齿,偶有重锯齿。花葶直立,高5—10厘米,生棕色腺毛;总状花序长1—2厘米,花梗长仅2—3毫米;花片卵形,有睫毛;花萼裂片5,几分生,不等,后方一枚条形,其余的为披针形;花冠深紫色,长约1厘米,唇形,上唇一片最长,长椭圆形,下唇3片;雄蕊4枚,略2强。蒴果长卵形,长约1厘米,4瓣裂。花期7—8月,果期8—9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3000—4200米的高山草地及乱石堆中。 |
地理分布 |
金阳、木里、九龙。 |
功能 |
根:祛风利湿,行瘀止血。
叶:止咳平喘。
果:消食止痢。 |
主治 |
根:传染性肝炎,小儿疳积,风湿关节痛,咯血,吐血,便血,崩漏,白带,跌打损伤。
叶:支气管炎,咳嗽,哮喘。
果:肠炎,痢疾,食欲不振。
|
药用部位 |
根状茎,叶果也可入药。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