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紫萁 |
拉丁学名 |
Osmunda japonica Thunb. |
科中文名 |
紫萁科 |
科拉丁名 |
Osmundaceae |
属中文名 |
紫萁属 |
俗名别名 |
贯众 |
药材名 |
紫萁 |
形态特征 |
植株高50一70厘米。根茎直立或斜生。叶二型,簇生。不育叶柄长20—25厘米,腹面有浅纵沟,禾秆色;叶片卵形或三角卵形,二回羽状;羽片5—8对,对生,奇数羽状;二回羽片4—7对,互生,近平伸,几无柄,宽披针形,基部偏斜,上侧近截形,下侧圆形,先端钝,边缘有极细的齿缺;坚纸质或薄革质,叶脉二叉分枝。叶片二回羽状,羽片3—4对,孢子囊着生在二回羽轴的两侧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100米以下的酸性土上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四川米易、昭觉、石棉、荥经、雅安、天全、宝兴、汶川、平武、广元、绵阳、洪雅、峨眉、雷波、南充、通江、万源等地。 |
功能 |
有清热、解毒抑菌、止血等作用。 |
主治 |
痢疾,崩漏,白带;幼叶上的绵毛,外用治创伤出血。 |
药用部位 |
根状茎和幼叶上的绵毛(老虎台衣)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