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绒毛假阴地蕨 |
拉丁学名 |
Botrypus lanuginosus (Wall.) Holub. |
科中文名 |
阴地蕨科 |
科拉丁名 |
Botrychuiaceae |
属中文名 |
假阴地蕨属 |
俗名别名 |
绒毛阴地蕨 |
药材名 |
|
形态特征 |
植高40-50厘米。根茎短,直立,根粗壮,分枝少,肉质。芽有毛,外露。不育叶三角形,基部心形,先端尖,四回羽状分裂;草质,叶轴和羽轴有白色长毛;叶脉不明显。能育叶从第1对羽片以上的叶轴生出,2-4回羽状;孢子囊圆球形,黄色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500-2300米的草地或林下岩石上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四川西南,如米易、会东、会理、冕宁、石棉等地; |
功能 |
清热解毒,止咳平喘,滋补润肺。 |
主治 |
虚劳咳嗽,肺结核,百日咳,病后声哑,蜂蛇咬伤,疮毒。 |
药用部位 |
全草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