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华南马尾杉 |
拉丁学名 |
Phelegmariurus fordii(baker)Ching |
科中文名 |
石杉科 |
科拉丁名 |
Huperziaceae |
属中文名 |
马尾杉属 |
俗名别名 |
盗汗草、白布草、虱子草 |
药材名 |
|
形态特征 |
茎柔软下垂,附生,长20一30厘米,多回二叉分枝。叶螺旋状排列,基部扭曲而呈
2列状;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1气1.5厘米,窟3—4毫米基部圆权形,先端渐尖,
主脉明显,革底袍子囊穗较不育部分略细瘦,顶公袍子叶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4—6
毫米,宽约1毫米,基部楔形,先端渐尖,孢子囊生在孢子叶腋,圆肾形,黄色。
|
生境 |
生于低山常绿阔叶林区,附生在树干或岩壁上。 |
地理分布 |
产雅安、马边、旨波、屏山、井研、夹江、叙永、合川、古简、江律等地;分布于我国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江西、广西、广东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日本也有分布。 |
功能 |
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,并作灭虱之用。 |
主治 |
|
药用部位 |
全草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