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尼泊尔鸢尾 |
拉丁学名 |
Iris decora Wall. |
科中文名 |
鸢尾科 |
科拉丁名 |
Iridaceae |
属中文名 |
鸢尾属 |
俗名别名 |
小兰花、兰草花 |
药材名 |
尼泊尔鸢尾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40—60厘米,根茎短缩,根
多数簇生,中部膨大呈纺锤形。叶多数,基生,基部抱茎,叶片条形。花茎上部具3—4个分枝,中、下部有少数茎生叶,抱茎生长;苞片3—4枚,膜质,半透明,披针形,先端渐尖.有数条纵脒.内含2花;花蓝紫色或淡紫色,直径2—3厘米,花被6裂,排列成二轮。花被管下部细管状,向上逐渐扩大成喇叭形;雄蕊长2.5—3厘米.花丝白色,花药淡黄色;子房三棱状卵形,绿色.具三棱。蒴果卵形或长圆形,顶端有宿存的花被片,种子近扁平状盘形.黑褐色。花期4—5月,果期6—7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000—8000米的荒坡或岩石缝隙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我省渡口、盐边、会东、会理、米易、德昌、普格、盐源、木里、雷波,屏山、九龙等县市。云南、印度、不丹、尼泊尔也有分布。 |
功能 |
消积导泻、利尿泻热。
|
主治 |
食积于肠、腹胀、便秘、脘腹不舒、嗳吐酸腐、食积证。 治膀胱、小肠湿热所致尿黄、尿赤、尿疼等 |
药用部位 |
根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