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苦参 |
拉丁学名 |
Sophora flavescens Ait. |
科中文名 |
豆科 |
科拉丁名 |
Leguminosae |
属中文名 |
槐属 |
俗名别名 |
苦骨、川参、牛参 |
药材名 |
苦参 |
形态特征 |
亚灌木。根圆柱状,外皮黄色。茎枝具不规则的纵沟,幼时被黄色细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,下具线形托叶,小叶5~21枚,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,先端圆形或钝尖,基部圆形或广楔形,全缘。总状花序顶生,被短毛,苞片线形,花淡黄白色,花冠蝶形,雄蕊10枚,花丝离生,仅基部愈合,雌蕊1枚,子房上位。荚果线形,先端具长喙,成熟时不开裂。种子间有缢缩,近球形。 |
生境 |
生于山坡草地、平原、路旁、沙质土壤地的向阳处。 |
地理分布 |
我国各地都有分布。 |
功能 |
清热燥湿、杀虫、利尿。 |
主治 |
热痢、便血、黄疸尿闭、赤白带下、阴肿阴痒、湿疹、湿疮、皮肤瘙痒、疥癣麻风;外用适量,煎汤洗患处,治疗滴虫性阴道炎。不宜与藜芦同用。 |
药用部位 |
根 |
繁殖方式 |
种子繁殖 |
栽培要点 |
对土壤要求不严格,山坡、平地均可栽种。 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