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高沙棘 |
| 拉丁学名 |
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. Var.procera Rehd |
| 科中文名 |
胡颓子科 |
| 科拉丁名 |
Elaeagn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沙棘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药材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本变种与原种沙棘的区别:植物体高大,高3-15米,稀1-2米;幼枝和叶片上面具白色星状柔毛 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1500-3500米的高山峡谷的河流两岸或林缘 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红原、松潘、平武、黑水、茂汶、马尔康、金川、理县、小金、宝兴、康定、木里 |
| 功能 |
止咳祛痰,消食化滞,活血散瘀 |
| 主治 |
咳嗽痰多、消化不良、食积腹痛、跌扑瘀肿、瘀血经闭 |
| 药用部位 |
果实 |
| 繁殖方式 |
|
| 栽培要点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