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苦蘵 |
拉丁学名 |
Physalis angulata L. |
科中文名 |
茄科 |
科拉丁名 |
Solanaceae. |
属中文名 |
酸浆属 |
俗名别名 |
灯笼草、天泡子、天泡草、黄姑娘、小酸浆、朴朴草、打额泡 |
药材名 |
苦蘵 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,高30-60厘米。茎通常横卧而斜上,多分枝,有稀疏细软毛或近光滑。叶互生,柄长1-3厘米;叶片宽卵形或长圆形,长4-8厘米,宽3-5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阔楔形。7-9月开花,花单生叶腋,下垂,花梗长约5毫米,被疏毛。花萼钟状;花冠短钟状,浅黄色,直径5-7毫米;雄蕊5;子房2室,花柱线形。浆果球形,黄色,宿萼绿色,增大如灯笼,被毛,有明显而突出的棱角5条,包围浆果之外。种子多数。 |
生境 |
多生于庭园阴湿肥沃的地方或山坡、路旁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我国南北和西南各省区。 |
功能 |
清热解毒,消肿利尿。 |
主治 |
咽喉肿痛,腮腺炎,急慢性气管炎,肺脓疡,痢疾,睾丸炎,小便不利;外用治脓泡疮。 |
药用部位 |
根或全草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