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秦岭槲蕨 |
拉丁学名 |
Drynaria sinica Diels |
科中文名 |
槲蕨科 |
科拉丁名 |
Drynariaceae |
属中文名 |
槲蕨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通常石生或土生,偶有树上附生。根状茎直径1-2厘米,有宿存的光突叶柄和叶轴,密被鳞片;鳞片斜升,近盾状着生,基部有短耳,长4-11毫米,宽0.5-1.5毫米,边缘具重齿。常无基生不育叶,有时基生叶顶部也生孢子囊群。基生不育叶椭圆形,长5-15厘米,宽3-6厘米,羽状深裂达叶片的2/3或更深,裂片10-12 (一20) 对,边缘略成齿状,下部裂片缩短,不呈耳状。正常能育叶的叶柄长2-10厘米,具明显的狭翅,叶片长22-50厘米,宽7-12厘米,裂片16-25(-30)对,中部裂片长4-7厘米,宽0.5-1.2厘米,边缘锯齿状,光滑或疏生短睫毛,顶生裂片常不发育;叶片上下两面多少被毛,沿叶轴和叶脉多少有短毛,叶脉明显隆起;通常仅叶片上部能育,能育裂片多少狭缩。孢子囊群在裂片中肋两侧各1行,通直,靠近中肋,在每2条相邻侧膜间仅有1个,生2-4小脉交汇处;孢子囊上无腺毛。孢子外壁光滑或有折皱,具刺状突起,周壁具小疣状纹饰。 |
生境 |
生于山坡林下岩石上,海拔1380-38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陕西、山西、甘肃、青海、西藏东部、四川、云南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