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橙舌狗舌草 |
拉丁学名 |
Tephroseris rufa (Hand.-Mazz.) B. Nord. |
科中文名 |
菊科 |
科拉丁名 |
Compositae |
属中文名 |
狗舌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。茎单生,直立,高9-60厘米,不分枝。基生叶卵形、椭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2-10厘米,宽1.5-3厘米,先端钝至圆形,基部渐狭成柄,全缘或具疏小尖齿,两面初时被疏蛛丝状绒毛,后变无毛;中部茎叶无柄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3-6厘米,宽0.5-1厘米,顶端钝,基部扩大且半抱茎,向上部渐小,上部茎叶线状披针形至线形。头状花序辐射状,单生或少数, 在茎顶排成伞房状花序;花序梗长1-4.5厘米,被蛛丝状绒毛及柔毛。总苞钟状,长6-7毫米,宽7-10毫米;总苞片20-22,褐紫色或仅上端紫色,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顶端渐尖。舌状花约15,管部长5毫米,舌片橙黄色或橙红色,长圆形,长约20毫米,宽2.5-3毫米,顶端具3细齿;管状花多数,与舌状花同色。瘦果圆柱形,长3毫米。花果期6-9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650-4000米的高山草甸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青海、西藏、甘肃、四川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