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菜豆树 |
| 拉丁学名 |
Radermachera sinica (Hance) Hemsl. |
| 科中文名 |
紫葳科 |
| 科拉丁名 |
Bignoni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菜豆树属 |
| 俗名别名 |
山菜豆,豇豆树(云南富宁),接骨凉伞、森木凉伞、朝阳花,豆角木、牛尾豆、蛇仔豆、鸡豆木、大朝阳(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),跌死猫树(海南) |
| 形态特征 |
小乔木,高达10米。2回羽状复叶,稀为3回羽状复叶,小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全缘。顶生圆锥花序,直立;苞片线状披针形,早落。花萼蕾时封闭,锥形,内包有白色乳汁,萼齿5。花冠钟状漏斗形,白色至淡黄色,裂片5,圆形,具皱纹。雄蕊4,2强,退化雄蕊存在,丝状。花柱外露,柱头2裂。蒴果细长,下垂,长达85厘米,径约1厘米。种子椭圆形。花期5-9月,果期10-12月。 |
| 生境 |
生于山谷或平地疏林中,海拔340-750米。 |
| 地理分布 |
产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(富宁、河口、金平、盐丰)。亦见于不丹。四川有引种栽培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