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鹅掌柴 |
| 拉丁学名 |
Schefflera octophylla (Lour.) Harms |
| 科中文名 |
五加科 |
| 科拉丁名 |
Arali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鹅掌柴属 |
| 俗名别名 |
鸭母树(种子植物名称)、鸭脚木(广东、广西土名) |
| 形态特征 |
常绿乔木或灌木。叶有小叶6-9,最多至11;小叶片纸质至革质,椭圆形、长圆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;中央的小叶柄较长,两侧的较短。圆锥花序顶生,分枝斜生,有总状排列的伞形花序几个至十几个,间或有单生花1-2;伞形花序有花10-15朵;花白色,花瓣5-6,开花时反曲。果实球形,黑色。花期11-12月,果期12月。 |
| 生境 |
为热带、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常见的植物,有时也生于阳坡上,海拔100-2100米。 |
| 地理分布 |
广布于西藏(察隅)、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浙江、福建和台湾,日本、越南和印度也有分布。 四川有引种栽培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