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滇秃疮花 |
拉丁学名 |
Dicranostigma franchetianum(Prain) Fedde |
科中文名 |
罂粟科 |
科拉丁名 |
PAPAVERACEAE |
属中文名 |
秃疮花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草本,高15—20厘米。茎多数,上部分枝,被短柔毛。基生叶狭倒被针形,长6—15(20)厘米,宽2-4厘米,羽状深裂,裂片4—6对,疏离,裂片间通常圆形,具羽状深裂、浅裂或呈波状,其先端均为圆形、钝或凸尖;具叶柄,长2—5厘米。茎生叶长1—3厘米,无柄,半抱茎。花3—5朵于茎或分枝顶端组成聚伞状花序;花梗长2—3厘米;花芽卵形,长0.7-1.3厘米;萼片宽卵形,长约1厘米,无毛,先端渐尖成距,至末端略扩大,连距全长达1.5毫米;花瓣近圆形,长约1厘米,黄色;雄蕊多数,花丝丝状,长约3毫米,花药长圆形,开裂后弧曲;子房狭圆柱形,长约6毫米,无毛,密具疣状突起,花柱极短,柱头2裂,直立。蒴果线形,长6.5-7.5厘米,宽约0.2厘米,无毛,2瓣自先端开裂至近基部。种子卵珠形,长约0.5毫米,具网纹。花果期3—9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700—2800米的草坡 |
地理分布 |
分布滇西北(丽江、鹤庆),四川西部亦产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