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云南红豆杉 |
拉丁学名 |
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. K. Fu |
科中文名 |
红豆杉科 |
科拉丁名 |
Taxaceae |
属中文名 |
红豆杉属 |
俗名别名 |
西南红豆杉(中国树木分类学) 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达20米,胸径达1米;树皮灰褐色、灰紫色或淡紫褐色,裂成鳞状薄片脱落;大枝开展,一年生枝绿色,秋后(或干后)呈金黄绿色或黄绿色,二年生枝淡褐色、褐色或黄褐色,三、四年生枝深褐色;冬芽金绿黄色,芽鳞窄,先端渐尖,背部具纵脊,脱落或部分宿存于小枝基部。叶质地薄而柔,条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条形,常呈弯镰状,排列较疏,列成两列,长1.5-4.7(通常2-5-3厘米,宽2-3毫米,边缘向下反卷或反曲(干叶明显),上部渐窄,先端渐尖或微急尖,基部偏歪,上面深绿色或绿色,有光泽,下面色较浅,中脉微隆起,两侧各有一条淡黄色气孔带,中脉带与气孔带上均密生均匀微小的角质乳头状突起点,叶干后颜色变深,常呈暗绿色。雄球花淡褐黄色,长5-6毫米,径约3毫米,具9-11枚雄蕊,每雄蕊有5个花药;种子生于肉质杯状的假种皮中,卵圆形,长约5毫米,径4毫米,微扁,通常上部渐窄,两侧微有钝脊,顶端有小尖头,种脐椭圆形,成熟时假种皮红色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000-3500米高山地带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西南部、云南西北部及西部(镇康、景东)与西藏东南部。不丹、缅甸北部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木材心边材区别明显,纹理均匀,结构细致,硬度大,韧性强,干后少挠裂。为优良的建筑、桥梁、家具、器具、车辆等用材。可作产区的造林树种。药用 |
科研价值 |
全种含多种紫杉烷型二萜化合物及其生物碱。 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