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橙色净口藓 |
拉丁学名 |
Gymnostomum aurantiacum(Mitt.)Jaeg. |
科中文名 |
丛藓科 |
科拉丁名 |
Pottiaceae |
属中文名 |
净口藓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植株纤细,密集丛生呈垫状,黄绿色。茎直立,高2-5cm,基部密被红褐色假根,有时具分枝。叶干时卷缩,潮湿时倾立,呈狭长披针形,先端渐尖,平展;叶边全缘;中肋长达叶尖或稍突出;叶片上部细胞呈不规则的圆一疣角形,细胞壁角隅部特别增厚,每细胞多具大形单圆疣,稀具2疣;基部细胞呈不规则长方形,平滑无疣、透明。蒴柄长约lcm;孢蒴直立,卵形;蒴齿缺失;蒴盖具斜长喙状尖头。 |
生境 |
多生于山区石灰岩上,河边石壁上或见于石隙中。
|
地理分布 |
四川的雅碧江边、盐边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