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谷精草 |
拉丁学名 |
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. |
科中文名 |
谷精草科 |
科拉丁名 |
Eriocaulaceae. |
属中文名 |
谷精草属 |
俗名别名 |
耳朵刷子、挖耳朵草、珍珠草、鼓搥草、衣钮草、谷精珠(头状花序) 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。须根细软、稠密。叶丛生,条状披针形,长6—20厘米,基部宽4—6毫米,有横脉。花葶多,长短不一,高者达30厘米。头状花序近球形,直径4—6毫米;总苞片宽倒卵形或近圆形,长2—2.5毫米,稈黄色;花苞片倒卵形;顶端骤尖,长约2毫米,上部密生短毛;花托有柔毛;雄花:外轮花被片合生成倒卵形苞状,顶端3浅裂,有短毛;内轮花被片合生成倒圆锥状筒形;雄蕊6,花药黑色,长0.2毫米;雌花:外轮花被片合生成椭圆形苞状;内轮花被片3,离生,匙形,顶端有一黑色腺体,有细长毛,蒴果长约1毫米;种子长椭圆形,有毛茸。花期6—8月。 |
生境 |
多生于水稻田中或浅水池沼边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华东、华南、西南和陕西等地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