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 |
吊石苣苔 |
拉丁学名 |
Lysionotus pauciflorus Maxim. |
科中文名 |
苦苣苔科 |
科拉丁名 |
Gesneriaceae |
属中文名 |
吊石苣苔属 |
俗名别名 |
石吊兰 |
形态特征 |
小灌木。茎高7-30厘米,不分枝或少分枝,幼枝常有短毛。叶3枚轮生,有时对生或4枚轮生,有短柄或近无柄,紫红绿色;叶片革质,形状变化较大,线形、线状倒披针形、狭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少有狭倒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1.5-5.8厘米,宽0.4-1.5(-2)厘米,先端钝或短尖,基部楔形或钝园,边缘在中部以上有牙齿,下部全缘或微波状。花序有1-2(-5)朵,花序梗纤细,长0.4-2.6(-4)厘米;花萼长3-4(-5)毫米,5深裂达或近基部,裂片三角状条形;花冠白色带淡紫色条纹或淡紫色,管状,中部以上膨大,近二唇形,上唇2裂,下唇3裂。蒴果条形,长5.5-9厘米,宽2-3毫米。种子纺锤形,长0.6-1毫米。花期7-8月。 |
生境 |
生于丘陵或山地林中或阴处石崖上或树上,海拔300-20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四川、贵州、云南东部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、浙江、江苏南部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陕西南部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拍摄部位:叶、花
拍摄者:李小杰 |
|
植株
图片由阿坝州兰花及珍稀野生花卉科研所提供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