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苦枥木 |
拉丁学名 |
Fraxinus retusa Champ. |
科中文名 |
木犀科 |
科拉丁名 |
Oleaceae |
属中文名 |
白蜡树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8-10米。小叶3-5枚,有细柄,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或矩圆形,长5-12厘米,宽1.5-4厘米,顶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狭窄,边缘有锯齿或全缘,两面无毛。圆锥花序宽散,长10-15厘米;花多数,白色,有2-3毫米长的细梗;花萼杯状,长约1毫米,顶端有4钝齿或近全缘;花瓣4,条状矩圆形,长约3毫米,顶端钝;雄蕊较花瓣长。翅果条形,长2.5-3厘米,宽4-5毫米,顶端微凹。 |
生境 |
生山谷林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浙江、台湾、福建、广东等地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