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睫毛岩须 |
拉丁学名 |
Cassiope dendrotricha Hand.-Mazz. |
科中文名 |
杜鹃花科 |
科拉丁名 |
Ericaceae |
属中文名 |
岩须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常绿矮小灌木,高15-30厘米;枝条直立,少分枝或不分枝,密生四行彼此接近而斜展的叶,呈四角形的圆柱,粗5-6毫米。叶条形,硬革质,长6-7毫米,下部宽1.2毫米,钝尖头,背面龙骨状隆起,有1纵深沟槽,长几达叶顶,边缘不具膜质边,但从基部到顶端有1排红棕色斜上的密刚毛,长达1毫米,幼时在顶部较密。花单一,腋生,下垂,花梗有黄褐色长绒毛,开花时长约1毫米,后伸长到2.5毫米以上;萼片5,卵状矩圆形,长3毫米,全缘,无毛;花冠宽钟状,白色,长约7毫米,口部5浅裂。蒴果球形,直径3毫米,包于萼片内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3400米的林下石缝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和云南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