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拟覆盆子 |
拉丁学名 |
Rubus idaeopsis Focke |
科中文名 |
蔷薇科 |
科拉丁名 |
Rosaceae |
属中文名 |
悬钩子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灌木,高1-3米;小枝褐色或灰褐色,具紫褐色宽扁皮刺,密被绒毛状柔毛和疏密不等长1-2毫米的腺毛或无腺毛。小叶5-7枚,稀在花序基部具3小叶,长3-7厘米,宽2-4厘米,顶端急尖至短渐尖,顶生小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,稀卵形,基部楔形至圆形,侧生小叶斜椭圆形至斜卵状披针形,基部楔形至圆形,上面疏生柔毛,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,边缘有不整齐粗单锯齿;叶柄长3-8厘米,顶生小叶柄长1-2厘米,侧生小叶几无柄,与叶轴均密被绒毛状柔毛和短腺毛,疏生小皮刺;托叶线形,有柔毛和稀疏短腺毛。花形成较短总状花序或近圆锥状花序;总花梗和花梗均具绒毛状柔毛和短腺毛;花梗长7-12毫米;苞片线形,具柔毛和腺毛;花直径1-1.5厘米;花萼外面密被绒毛状柔毛和短腺毛;萼片卵形,长5-7毫米,顶端急尖,外面边缘具灰白色绒毛,在花果时均直立;花瓣近圆形,紫红色,边缘啮蚀状,基部具短爪,稍短于萼片;雄蕊排成单列,花丝基部宽扁。果实半球形或近球形,直径约1厘米,红色,无毛或有稀疏柔毛;核有小皱纹和小洼孔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 |
生境 |
生山谷溪边或山坡灌丛中,海拔1000-26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西、福建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