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粗梗稠李 |
拉丁学名 |
Padus napaulensis (Ser.) Schneid. |
科中文名 |
蔷薇科 |
科拉丁名 |
Rosaceae |
属中文名 |
稠李属 |
俗名别名 |
尼泊尔稠李 |
形态特征 |
落叶乔木,高可达27米;树皮灰褐色,有圆形皮孔;老枝黑褐色,有明显浅色皮孔,小枝红褐色,无毛;冬芽卵圆形,无毛。叶片长椭圆形、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6-14厘米,宽2-6厘米,先端急尖或短渐尖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叶边有粗锯齿,有时呈波状;叶柄长8-15毫米;托叶膜质,线形,先端长渐尖,边有带腺锯齿,早落。总状花序具多数花,长7-15厘米,基部有2-3叶片,比枝生叶小;花梗长4-6毫米,总花梗和花梗均被短柔毛或近无毛;花直径约1厘米;苞片膜质,带形,早落;萼筒杯状,比萼片稍长,萼片三角状卵形,先端急尖,边有细齿,萼筒和萼片内外两面均被短柔毛;花瓣白色,倒卵长圆形,中部以上啮蚀状,基部楔形,有短爪;雄蕊22-27,花丝长短不等,排成紧密不规则2轮,着生在花盘边缘,长花丝和花瓣近等长;雄蕊1,心皮无毛,柱头盘状,花柱比长雄蕊短。核果卵球形,顶端有骤尖头,直径1-1.3厘米,黑色或暗紫色,无毛;果梗明显增粗,有明显淡色皮孔;萼片脱落。花期4月,果期7月。 |
生境 |
生于常绿、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或背阴开阔沟边,海拔1200-25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陕西、四川、西藏、云南、贵州、江西、安徽等省区。印度北部、尼泊尔、锡金、不丹和缅甸北部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