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川西梅笠草 |
拉丁学名 |
Chimaphila monticola H. Andres |
科中文名 |
鹿蹄草科 |
科拉丁名 |
Pyrolaceae |
属中文名 |
喜冬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常绿半灌木;匍匐茎长而粗,斜升,连同花葶高10-15厘米;鳞状叶小,长2-3毫米。叶生于茎的近基部,互生,接近或多少分开,革质,椭圆形,长3-3.5厘米,宽1.8-2厘米,圆钝头,基部圆楔形,无毛,中脉两面稍隆起,侧脉上面明显凹入,下面明显隆起,上面暗绿色,稍有皱纹,边缘有疏细齿;叶柄长约1厘米。花葶(或称花序总梗)高5-10厘米,有1-3个苞片,上部有密乳头突起;伞形花序有花1-3朵;萼片5,基部多少合生,宽2-4毫米,卵状椭圆形,边缘有锯齿。蒴果扁圆球形,直径5-6毫米,褐色,有光泽。 |
生境 |
生原始林的苔藓层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西北部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