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川西荛花 |
拉丁学名 |
Wikstroemia gemmata (Pritz.) Domke |
科中文名 |
瑞香科 |
科拉丁名 |
Thymelaeaceae |
属中文名 |
荛花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落叶小灌木,高20-70厘米;小枝灰褐色,被贴伏的浅黄色柔毛,老枝无毛。叶互生,纸质,倒卵形至矩圆状椭圆形,长3-4厘米,宽8-15毫米,顶端截平状,基部楔形,上面无毛,下面除中脉被毛外,其余部分无毛。花黄色,排成多花的顶生短穗状花序,无苞片,花梗短,密生黄色短柔毛;花被筒状,长13-14毫米,下部微弯,被黄褐色短柔毛,裂片5,椭圆状卵形,顶端钝圆,长3-4毫米;雄蕊10,2轮,分别着生于花被筒的中部及下部;花盘鳞片状,不等2裂,长为子房的1/3;子房宽卵形,长1.2毫米。核果球形,成熟时红色。 |
生境 |
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西北部。 |
经济价值 |
茎皮纤维可造纸,叶和花为防虫药,种子可榨油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