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细裂梅花草 |
拉丁学名 |
Parnassia leptophylla Handel-Mazztti |
科中文名 |
虎耳草科 |
科拉丁名 |
Saxifragaceae |
属中文名 |
梅花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11-28厘米。根状茎球形,其上有褐色膜质鳞片,下部有粗而长的纤维状根。茎生叶2-4,具长柄;叶片肾形,长2-5.5厘米,宽2.5-7厘米,先端圆而带突起尖头,基部弯缺甚深呈深心形,边全缘,上面绿色,下面浅绿色,有明显突起的7-9条脉,被紫褐色小点;叶柄长4-14厘米;托叶膜质,常呈棕色,边有流苏状毛,早落。茎1-3条,在中部以上具1叶,与基生叶同形,通常较小,无柄半抱茎。花单生于茎顶,直径2.5-3.5厘米;萼片长圆形或倒卵长圆形,长8-12毫米,宽4-8毫米,先端圆,全缘,有3-4条脉,中脉明显,内面有淡褐色小点;花瓣白色,长圆状倒卵形,长15-20毫米,宽7-9毫米;雄蕊5,花丝长约6.5毫米;子房球形,花柱长约1毫米,柱头3裂。花期7-8月。 |
生境 |
生于山坡草地,海拔2200-306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四川西部和南部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