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团扇蕨 |
| 拉丁学名 |
Gonocormus minutus (Bl.) v. d. B. |
| 科中文名 |
膜蕨科 |
| 科拉丁名 |
Hymenophyll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团扇蕨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植株高1.2-2厘米。根状茎纤细,丝状,交织成毡状,有密褐色短毛。叶远生,薄膜质,半透明,两面无毛;叶柄纤细,长6-10毫米;叶片团扇形至圆肾形,基部心形,宽不及1厘米,扇状分裂达1/2,裂片通常再浅裂,小裂片钝头,全缘。叶脉多回分叉,每小裂片有小脉1-2条。孢子囊群生短裂片顶部;囊苞倒钟形,两侧有狭翅,口部膨大而向外翻,成熟时囊托突出口外。 |
| 生境 |
生林下阴湿石上,海拔达700米。 |
| 地理分布 |
广布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台湾、福建、浙江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东北等地。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