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峨眉紫锤草 |
拉丁学名 |
Pratia fangiana E. Wimm. |
科中文名 |
桔梗科 |
科拉丁名 |
Campanulaceae |
属中文名 |
铜锤玉带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达1.5米,不分枝。主根膨大,侧根纤维状,茎圆柱形,常紫色,中空,有纵条纹,嫩枝被短柔毛。叶螺旋状排列,披针形或倒披针形,长10-15厘米,宽2-2.5厘米,先端长渐尖,基部渐狭,几无柄,边缘有不规则的重锯齿,两面无毛。花生于上部苞片腋间,形成总状花序,花序长8-20厘米。苞片叶状,下部的长为花的2-3倍,上部的短于花;花梗长12-14毫米,果期伸长可达26毫米,被短柔毛;花萼钟状,长3-4毫米,被短柔毛,裂片狭三角形;花冠紫色或紫红色,长15-18毫米,筒内外均被短柔毛,二唇形,上唇裂片披针状条形,下唇裂片披针形;雄蕊在基部以上联合成筒,花丝筒无毛。蒴果球形,果皮干燥而薄,但不开裂,直径6-8毫米。种子多数,椭圆状球形,表面光滑。花期8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300-3000米的草坡、路旁或林下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