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红车轴草 |
拉丁学名 |
Trifolium pratense Linn. |
科中文名 |
豆科 |
科拉丁名 |
Leguminosae |
属中文名 |
车轴草属 |
俗名别名 |
红三叶、红荷兰翘摇、红菽草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生长期2-5(-9)年;茎粗壮,具纵棱,直立或平卧上升,疏生柔毛或净秃,高30-80厘米。叶具3小叶;小叶椭圆状卵形至宽椭圆形,长2.5-4厘米,宽1-2厘米,先端钝圆,有时微凹,基部圆楔形,两面疏生褐色长柔毛,叶面上常有V字形白斑,侧脉约15对,在边缘多少突出成不明显的钝齿;小叶无柄;托叶卵形,先端锐尖。花序腋生,头状,具大型总苞,总苞卵圆形,具纵脉;花萼筒状,萼齿条状披针形,最下面的一枚萼齿较长,有长毛;花冠紫色或淡紫红色,旗瓣匙形,先端圆形,微凹缺,基部狭楔形,明显比翼瓣和龙骨瓣长,龙骨瓣稍比翼瓣短。荚果包被于宿存的萼内,倒卵形,小,长约2毫米,果皮膜质,具纵脉,含种子1粒。花果期5-9月。 |
生境 |
逸生于林缘、路边、草地等湿润处。亦有人工种植。 |
地理分布 |
原产欧洲中部,后引种到世界各国。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栽培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拍摄部位:叶、花
摄影者:李世丽 |
 |
拍摄部位:叶、花
摄影者:李世丽 |
 |
拍摄部位:花序
摄影者:向丽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