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 |
筇竹 |
拉丁学名 |
Chimonobambusa tumidinoda (Hsueh et Yi) Wen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Poaceae |
属中文名 |
方竹属 |
俗名别名 |
罗汉竹、算盘竹(四川) |
形态特征 |
秆高3-6米,径1-3厘米,中部节间长15-25厘米,圆筒形,秆壁厚,基部数节近实心;新秆绿色,无毛;秆环隆起,肿胀成圆脊,有关节,易脆断;箨环幼时有棕褐色刺毛,后渐脱落;节内无气生根刺。秆箨早落,短于节间,厚纸质,紫红或绿紫色,纵脉纹明显,脉间具棕色刺毛,毛基部具疣点,边缘密生淡棕色纤毛。无箨耳,繸毛长2-3毫米;箨叶锥状披针形,长0.5-1.7厘米,直立,易脱落;箨舌先端密生白色纤毛。每小枝2-4叶;叶鞘边缘具纤毛,鞘口具直立繸毛;叶窄披针形,长5-14厘米,宽0.6-1.2厘米,无毛,下面灰绿色,侧脉2-4对。小穗绿或暗绿色,生于节上,长3-4.5厘米,小花3-8;小穗轴节间长4-6毫米,无毛;颖片2,无毛。外稃长1-1.4厘米,无毛,有光泽,先端渐尖或长渐尖,9纵脉;内稃短于外稃,长0.8-1.2厘米。颖果坚果状,倒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,长1-1.2厘米,径约6毫米,鲜时暗绿色。笋期4月。花期4月;果期5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400-2200米,海拔1600-2100米地带为多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南部(马边、雷波、长宁、叙永、筠连)、云南东北部(大关、绥江、威信等地)。 |
经济价值 |
竹秆形态奇特,为上等手杖和烟竿材料,具较高的工艺美术价值。戴凯《竹谱》记有:“邛竹高节实中,状若人刻,为杖之极”,汉唐时代筇竹手杖已远销印度及中亚地区,为我国传统的外销商品,至今畅销不衰。笋味鲜美,肉厚质脆,为著名笋用竹种。幼秆可造纸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