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大果飞蛾藤 |
拉丁学名 |
Porana sinensis hemsl. |
科中文名 |
旋花科 |
科拉丁名 |
Convolvulaceae |
属中文名 |
飞蛾藤属 |
俗名别名 |
异萼飞蛾藤(中国高等植物图鉴) |
形态特征 |
攀援灌木。幼枝被柔毛,老枝近无毛。叶宽卵形,纸质,长5-12厘米,先端尖或骤尖,基部心形,上面疏被下面密被污黄或锈色柔毛,掌状基脉5,侧脉4-5对;叶柄长2-2.5厘米。花淡蓝或紫色;2-3朵沿花序轴簇生组成腋生总状花序,长达30厘米;无苞片。花梗长5-6毫米,密被污典色绒毛,近顶端具2-3小苞片,卵形,长3毫米;萼片被污黄色绒毛,外面2枚较大,长圆形,内面3枚较短,卵状;花冠宽漏斗形,长1.5-2厘米,径达2.5厘米,冠筒长约8毫米,冠檐浅裂,密被柔毛;雄蕊着生冠筒中部以下,花丝长于花药。蒴果球形,2枚外萼片极增大,长圆形,长6.5-7厘米,两面疏被柔毛,具5平行纵脉,3枚内萼片近等长,几不增大,先端近锐尖,疏被柔毛,微具小齿。种子1,黄褐色,近扁圆形。 |
生境 |
多生于海拔1160-2200米石灰岩山地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湖南、湖北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