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倒卵叶野木瓜 |
拉丁学名 |
Stauntonia obovata Hemsl. |
科中文名 |
木通科 |
科拉丁名 |
Lardizabalaceae |
属中文名 |
野木瓜属 |
俗名别名 |
那藤(广东) |
形态特征 |
藤本。茎枝纤细。掌状复叶有小叶3-5(6);小叶薄革质,倒卵形、长圆形、宽椭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3.5-6(-11)厘米,宽1.5-3(-6)厘米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先端圆、尖或渐尖,边缘略背卷,下面粉白绿色,两面叶脉不明显或上面微凹下。总状花序2-3簇生叶腋,长4-5厘米,少花。花雌雄同株,白带淡黄色;雄花:外轮萼片卵状披针形,长1-1.1厘米,宽3.5-4毫米;无花瓣;花丝连成管状,药隔成微小凸头。雌花:萼片和雄花相似;心皮棒状;退化雄蕊鳞片状,长0.5毫米。肉质蓇葖果椭圆形或卵圆形,长4-5厘米,干后褐黑色,密被疣点。花期2-4月;果期9-11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300-900米山谷密林中、丘陵山地荫处灌丛中或林缘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香港、广东、台湾、福建、湖南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