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古钩藤 |
| 拉丁学名 |
Cryptolepis buchananii Roem. et Schult. |
| 科中文名 |
萝藦科 |
| 科拉丁名 |
Periploc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白叶藤属 |
| 俗名别名 |
牛奶藤(广西)、牛挂脖子藤(云南) |
| 形态特征 |
藤本;除雄蕊背面具长硬毛外,全株无毛。叶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10-18厘米,先端圆,具小尖头,基部宽楔表,下面苍白色,侧脉约30对,近水平横出。聚伞花序腋生,较叶短。花蕾长圆形,顶端尾尖,旋转;花萼内面基部有10个腺体;花冠黄白色,花冠筒长2毫米,裂片披针形,长7毫米,向右覆盖;副花冠裂片卵圆形。蓇葖果叉开,长圆状,长6.5-8厘米,径1-2厘米。种子卵圆形。花期3-8月;果期6-12月。 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500-1500米山地疏林、山谷密林中,攀援树上。 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我国西南、华南地区。
印度、缅甸、斯里兰卡、越南也有分布。 |
| 经济价值 |
药用。茎皮纤维强韧,可制绳索;种毛作填充物。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