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假虎刺 |
拉丁学名 |
Carissa spinarum L. |
科中文名 |
夹竹桃科 |
科拉丁名 |
Apocynaceae |
属中文名 |
假虎刺属 |
俗名别名 |
刺郎果、黑奶奶果(云南) |
形态特征 |
灌木,高达5米;具长刺,顶端常分叉。枝被柔毛。叶革质,卵圆形或椭圆形,长2-5.5厘米,先端尖或渐尖。聚伞花序具3-7花。花白色,长约1.5厘米;萼片披针形,长2.5毫米,宿存,内面基部无腺体;花冠高脚碟状,裂片向右覆盖,长圆形,长7毫米,无毛,花冠筒长1厘米,内面密被柔毛;雄蕊生于花冠筒上部,花丝短;子房无毛,每室1胚珠。浆果球状或椭圆状,长5-8毫米。种子2。花期3-5月;果期10-12月。 |
生境 |
生于山地或砂地灌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印度、斯里兰卡、缅甸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可栽植作绿篱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