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白木乌桕 |
拉丁学名 |
Sapium japonicum (Sieb. et Zucc.) Pax et Hoffm. |
科中文名 |
大戟科 |
科拉丁名 |
Euphorbiaceae |
属中文名 |
乌桕属 |
俗名别名 |
白乳木(中国树木分类学) 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达8米。叶卵形、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7-16厘米,宽4-8厘米,先端短尖或凸尖,基部楔形、平截或微心形,两侧常不等,全缘,下面近叶缘有散生腺体,侧脉8-10对;叶柄长1.5-3厘米,呈窄翅状,顶端具2盘状腺体;托叶膜质,长约1厘米。花序长1.5-8厘米;雄花苞片长2-2.5毫米,基部两侧各具1腺体,苞腋有花3-4,萼杯状,裂片有不规则小齿,雄蕊3(2);雌花苞片3条裂,长2-3毫米,两侧裂片边缘各具1腺体,萼片三角形,长1-1.5毫米。蒴果三棱状球形,径1-1.5厘米,分果瓣脱落后无宿存中轴。种子扁球形,径约8毫米,无蜡质层,有棕褐色斑纹。花期5-6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500-1500米山区林中或溪边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福建、浙江、安徽、山东等省区。日本、朝鲜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种子油可作油漆、硬化油、肥皂、蜡烛等原料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