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南岭柞木 |
拉丁学名 |
Xylosma controversum Clos |
科中文名 |
大风子科 |
科拉丁名 |
Flacourtiaceae |
属中文名 |
柞木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小乔木,高达10米;树皮灰褐色,不裂。小枝被黄色毛。叶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5-15厘米,宽3-6厘米,先端渐尖或骤尖,基部楔形,具锯齿,干后褐绿色或带褐色,下面被黄色毛,侧脉5-8对;叶柄长0.7-1厘米。花序总梗长1.5-3厘米,被黄色毛;萼片4;雄花序复总状;花盘8裂,子房无毛,柱头2裂。果球形,径3-5毫米,花柱宿存,萼片脱落。花期春季。 |
生境 |
生于低山丘陵空旷地及石灰岩山地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江西、湖南、广西、海南、广东等地。越南、马来西亚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用途同柞木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