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腋花板凳果 |
| 拉丁学名 |
Pachysandra axillaris Franch. |
| 科中文名 |
黄杨科 |
| 科拉丁名 |
Bux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板凳果属 |
| 俗名别名 |
粉蕊木(云南嵩明) |
| 形态特征 |
常绿或半常绿小灌木,高达40厘米。茎被微柔毛,小枝疏被小鳞片。叶宽卵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6-12厘米,先端短渐尖,基部圆、平截或浅心形,上部具粗齿,下面薄被柔毛,沿脉密被长毛;叶柄长2-5厘米。花序腋生,长约1-2厘米,上部有雄花5-10,下部有雌花1-2。蒴果红色,花柱3,细长外曲。种子4,扁卵圆形,透明。花期2月;果期9月。 |
| 生境 |
多生于沟边、林下。 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海拔2000-2550米,云南嵩明海拔2100-2300米、金沙江中游1700-2400米。 |
| 经济价值 |
药用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