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叶萼山矾 |
| 拉丁学名 |
Symplocos phyllocalyx Clarke |
| 科中文名 |
山矾科 |
| 科拉丁名 |
Symploc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山矾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常绿小乔木。小枝粗,黄绿色,稍具棱,无毛。叶革质,窄椭圆形、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,长6-9(13)厘米,先端急尖或短渐尖,基部楔形,具波状浅锯齿,上面中脉和侧脉凸起,侧脉8-12对,在近叶缘处分叉网结,叶柄长0.8-1.5厘米。穗状花序长0.8-1.5厘米,基部常分枝,花序轴被柔毛;苞片宽卵形,长约2毫米,萼长约4毫米,裂片长圆形,长约3毫米,无毛。 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2600米以下山区林中。 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湖北、陕西南部、贵州、西藏、云南、广西、广东北部等地。锡金、不丹也有分布。 |
| 经济价值 |
茎皮纤维可代麻用或作造纸原料。种子可榨油,供制肥皂等用。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