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瘤糖茶藨 |
| 拉丁学名 |
Ribes emodense Rehd. var. verruculosum Rehd. |
| 科中文名 |
虎耳草科 |
| 科拉丁名 |
Saxifrag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茶藨子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灌木,高达2米。幼枝红色,无毛。叶心形,叶较糖茶藨小,3-5裂,中裂片较长,侧裂片较小,先端尖,具重锯齿,上面被腺毛,下面沿脉被毛;下面脉上及叶柄被瘤点。叶柄长于叶片,疏被腺毛。花序长5-10(12)厘米,无毛;花微绿色或带紫晕;萼筒近钟状,萼裂片开展,具睫毛;花柱与雄蕊等长。果球形,红色至紫黑色。花期4-5月;果期7-8月。 |
| 生境 |
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甘肃、湖北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