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
                鸭嘴花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
                Adhatoda vasica Nees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
                爵床科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
                Acanthaceae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
                鸭嘴花属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
                野靛叶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
                大灌木,高达1—3米;枝圆柱状,灰色,有皮孔,幼枝密被灰白色微毛,各部揉后有特殊臭气。叶纸质,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长8-15厘米,顶端渐尖,有时稍呈尾尖,基部阔楔形,全缘,背面被微柔毛。穗状花序,长5-7厘米,苞片椭圆形至宽卵形,长1.5-2厘米,小苞片披针形,稍短于苞片;花萼裂片5,矩圆状披针形,长约6毫米;花冠白色有紫纹,长约2.5厘米,外有短柔毛,2唇形,花冠筒稍短于唇瓣,下唇稍宽而3深裂,上唇2微裂;雄蕊2,着生处有一圈柔毛。蒴果近木质,长约2.5厘米,上部具4颗种子,下部实心似短柄状。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
                栽培或野生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
                分布于云南、广西、广东;四川有引种栽培;印度至中南半岛也有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经济价值 | 
                外用为跌打药;也作绿篱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研价值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繁殖方式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花枝 |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  
      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