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
                盾叶唐松草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
                Thalictrum ichangense Lecoy.ex Oliv.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
                毛茛科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
                Ranunculaceae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
                唐松草属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
                水香草、羊耳、岩扫把、石蒜还阳、连线草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
                多年生草本,无毛。须根密生,有时末端变粗呈块根状。茎高14-40厘米。基生叶长8-25厘米,具长柄,为一至三回三出复叶;小叶卵形,宽椭圆形或近圆形,长2-4厘米,宽1.5-4厘米,边缘具浅牙齿,小叶柄盾状着生于小叶片基部之上2-5毫米处。花序具少数稀疏的花;花梗长0.3-2厘米;花直径约8毫米;萼片4,白色,卵形;无花瓣;雄蕊多数,长4-6毫米,花丝上部倒披针形,下部丝形;心皮5-12(-16),子房具细柄,花柱不存。瘦果近镰刀形,长约4.5毫米。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
                生于山地沟边、灌丛中或林中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
                分布在云南东部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湖北、浙江和辽宁南部;越南,朝鲜也有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经济价值 | 
                药用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研价值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繁殖方式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  
      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