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
                梨叶悬钩子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
                Rubus pirifolius Smith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
                蔷薇科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
                Rosaceae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
                悬钩子属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
                红簕菜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
                灌木,高达7米,茎攀援。小枝被柔毛和扁平短钩刺。单叶,近革质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6-10厘米,先端短渐尖或急尖,基部圆,钝锯齿,脉上有毛,后渐脱落;叶柄长0.6-1.5厘米,密被柔毛;托中稍条裂状。圆锥花序顶生和腋生,或总状花序腋生,密被灰黄色柔毛,疏生龙活虎小钩刺或无刺;花径约1厘米;萼筒密被柔毛,萼片先端有时2-3裂,有腺点;花瓣白色。聚合果椭圆形,长5-6毫米,红色,小核果少数。花期4-7月;果期8-10月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
                生于疏林内、灌丛中及干旱地方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
                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四川、广西、广东等省区。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经济价值 | 
                果可食。全株药用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研价值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繁殖方式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  
      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