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
                黄泡子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
                Rubus ichangensis Hemsl. et Ktze.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
                蔷薇科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
                Rosaceae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
                悬钩子属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
                宜昌悬钩子(秦岭植物志)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
                落叶灌木,攀援或匍匐。茎细长,散生小钩刺,幼枝被腺毛,后渐脱落。单叶,近革质,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,长8-1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疏生尖锯齿,近基部常浅裂,下面中脉有刺;叶柄长2-3厘米,有刺。圆锥花序顶生和腋生,或总状花序腋生;花径6-8毫米;花梗长4-7毫米,疏被柔毛和腺毛;萼片披针形、直立,全缘,两面被柔毛;花瓣白色,较萼片短。聚合果近球形,径5-7毫米,红色;萼片反折。花期7-8月;果期10-11月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
                生于低山地区、山谷、林内、灌丛中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
                分布于陕西秦岭南坡海拔800-1000米、甘肃南部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等地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经济价值 | 
                果味甜美,可食用及酿酒。种子可榨油,可润发。根药用。茎皮及根皮可提取栲胶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研价值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繁殖方式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  
           |